4月6日上午,铜川政府新闻办举办“党建领航*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集群化发展先进制造业”新闻发布会。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曹永,就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集群化发展先进制造业情况向大家进行了介绍。
曹永介绍到,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已经建成了陕西美鑫、陕西达美、铭帝集团、日本特必克、铜川文达汽车零部件等一批重点企业,产品涵盖了煤、电、铝合金型材、轮毂、车桥、刹车片等18大类,循环经济产业链已经完全闭合,汽车全轮系产业链已经形成,初步实现了“陕西制造、铜川配套”。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已有18家,总投资近300亿元,就业人数达5000余人。“十四五”期间,将以汽车轻量化发展为突破口,继续拉长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根据陕汽、西安吉利、比亚迪、雷丁秦星、西咸宝能等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车身结构件、车身覆盖件、车门、底盘支架、发动机缸体缸盖等铝合金零部件,提高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配套率。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谋划卡车、乘用车、商用车、轿车零部件项目,策划招商项目60个,总投资500亿元。围绕发展航空、高铁、地铁、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形成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特色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策划招商项目20个,总投资200亿元。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在集群化发展先进制造业上主要有“四大优势”。境内交通便利,延西、包茂、合凤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在产业园设立了高速出入口,咸铜、梅七两条支线铁路与产业园紧密相连,30分钟可以到达省会西安、40分钟可以到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50分钟可以到达西安国际港务区。拥有丰富的铝资源,美鑫年产30万吨铝镁合金项目,实现了下游铝精深加工企业铝液直供,极大的减少了入园企业铝液运输和熔铸成本。与此同时,产业园内各企业资源优势互补,产业产能相互匹配,每年将消化原煤近300万吨,发电90亿度,生产预焙阳极30万吨,铝深加工60万吨,处理固废物10万吨,制造汽车零部件2000万件以上。废铝回收再生产6万吨,利用废铝灰、废铝渣生产石油压裂支撑剂20万吨,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在践行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有突出的优惠政策,已建成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对入园企业租用减免租金3年,对行业领军企业、财税贡献突出的企业,还可延长减免年限;企业自建标准化厂房的,每平方米补助300元。对投资和产出均超过3亿元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土地、厂房租金等方面以奖代补,一事一议,给予更多优惠。铜川拥有60多年的工业发展历史,拥有数万名懂技术、能吃苦的产业工人,尤其是装备制造、有色冶金行业。产业园与铜川职业技术学院、煤矿技工学院签订了长期人才输送协议,可为企业提供大量技术岗位毕业生。而且产业园周边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可保障入园企业各类用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