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铝业铝材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经济日报: 勒住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缰绳

近期,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多措并举,产运需各方共同发力,增加市场供应,期现联动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煤价等行为,坚决抑制过度投机,杜绝资本恶意炒作,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煤炭供需形势明显好转,统调电厂存煤水平快速提升,为确保电力安全供应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奠定了良好基础。

保供稳价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以来,受全球疫情冲击、海外流动性宽松、供需错配等因素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自10月下旬以来,受国内外多因素影响,国内动力煤、焦煤、焦炭等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上涨,引发高度关注。随后,政策调控持续加码。

11月3日,国家发改委部署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监测系统数据填报工作,同步开展煤炭产地存煤场所清理整顿工作。

11月3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增加山西2个焦煤指定交割仓库,自此,焦煤期货指定交割仓库已增至13家,覆盖京唐港、曹妃甸港、青岛董家口港、日照港等主要贸易港口以及山西等主产区,进一步提高了焦煤主产区企业开展期货交易及交割业务的便利性,服务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自11月4日结算时起,郑州商品交易所动力煤期货2112及2201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50%,动力煤期货2202、2203、2204和2205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40%。

一系列举措后,动力煤期货价格应声跳水。截至11月8日,动力煤主力合约价格从最高1982.0元/吨回落到最低916.2元/吨,跌幅约54%,回吐9月10日以来的所有涨幅。

在现货端,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一批今冬明春保供煤矿名单,核增产能7800万吨,国内供应能力将显著增强。此外,近期,各部门也将对高耗能项目投资管控,进一步减轻需求侧压力。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利用违规存煤场所囤积居奇、哄抬煤价等非法牟利行为,并开展煤炭市场专项督导。

在强政策调控干预下,煤炭市场供需矛盾明显缓和,煤炭产能和产量得到逐步释放和增加,供求矛盾和投机氛围有效缓解,煤炭期现货市场价格逐渐回归理性。

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用“有形之手”调节市场,依法打击煤炭市场炒作,抑制市场过度投机,促进市场情绪和价格回归理性,充分显示了国家保障民生用能的坚决态度,对于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确保能源安全,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期现联动监管效果明显

早在今年5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就强调了做好大宗商品价格异动应对,加强对大宗商品市场动态和价格形势的跟踪分析,深入研判输入性影响,及时提出储备、进出口、财税等综合调控措施。

此次煤炭调控,加强期现联动监管是一条重要经验。

国家发改委等宏观管理部门从稳定供应端、规范中间贸易端、适当压制非刚性需求端等角度持续发力,包括加大增产增供、加强进出口调节、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等,现货端保供稳价取得了良好效果。

证监会配合宏观管理部门,做好期现联动监管,稳定市场预期。一方面,指导交易所采取提高手续费标准、收紧交易限额、研究实施扩大交割品范围等多项措施,坚决抑制过度投机,杜绝资本恶意炒作。同时,保持对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加大对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专注主业,强化内控,运用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促进稳健经营,依法依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严格规范募集资金管理使用。

上海期货交易所通过适时动态调整涨跌停板、保证金、仓储费,及时扩大交割库容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释放市场风险,促使国内原油等期货市场保持平稳。郑州商品交易所通过提高交易成本,抑制市场过度交易,市场热度调降效果显著。大连商品交易所先后多次提高投机交易保证金水平,实施交易限额和修改限仓规则,抑制过度投机炒作效果明显。

中金公司大宗商品研究首席分析师郭朝辉表示,在需求增长相对较弱的情况下,产业政策、电力紧张和天气因素成为现阶段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驱动因素。短期内,保供稳价、能源短缺与极端天气的影响相互交织,能源价格表现将出现分化,高耗能企业电价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浮。

用市场化办法保供稳价

业内人士表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补齐短板,以重要民生商品、大宗商品为重点,健全监测预测预警体系,增强保供稳价工作的前瞻性,牢牢把握主动权。这需要对铁矿石、铜、原油、天然气、玉米、大豆等大宗商品市场加强动态和价格形势的跟踪分析。

更重要的是,要完善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建立科学定价制度,健全以储备调控、进出口调节为主的调控手段,丰富和优化调控工具箱,将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和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领域,着力增强政策灵活性和弹性,提升保供稳价能力和水平。

如何多用市场化办法保供稳价,提高对要素资源配置的全球影响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这其中,期货业可以大显身手。

价格发现是期货市场核心功能,期货价格能有效反映未来市场供求信息。这个功能好比“温度计”,一旦“温度计”数字异常,说明经济体内某部分供需关系紧张,需要宏观调控“调小调早”,对症下药。这也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高效协同,建立一套快速应对机制,强化相关政策协同联动,避免价格暴涨暴跌。

中铝国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鹏飞表示,大宗商品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产业安全的保障。他建议,加快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争取早日实现“中国市场、全球客户”新格局,进一步加大期货交割库及仓储物流建设,积极构建与我国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物流、仓储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提高政策调节市场的能力和期现市场的黏合度。

南华期货副总经理朱斌认为,用更多市场化办法来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既要建立更强大的市场机制调节影响价格的要素和资源,同时,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宏观政策层面要在进出口、信贷以及税收等政策方面施以辅助,引导产业调整市场布局,深化期货市场功能,促进期现联动发展,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在市场环境下趋向合理和稳定。

最新相关

佛山金控期货: 7月7日铝早评

供应端,受几内亚雨季影响,几内亚港口出货量下跌,雨季影响逐步显现,近期我国进口总量亦有所下滑,但因前期进口量极高,我国铝土矿库存较高,整体供应仍然充足。需求端,国内电解铝产能继续高位运行...

正信期货: 7月7日铝早评

社库累库且现货贴水,预计盘面上方空间有限。宏观方面,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大超预期,7月降息概率迅速下滑;国内以旧换新政策将继续,反内卷政策抬头;7月9日临近,关注美国对外关税政策。产业方面,...

光大期货铝周报: 宏微分歧,区间调整

氧化铝期货震荡偏强,截至4日主力收至3024元/吨,周度涨幅1.3%。沪铝震荡偏强,周内主力收至20635元/吨,周度涨幅0.3%。铝合金震荡偏强,周内主力收至19885元/吨,周度涨幅3.6%。1、供给: 据SMM,周...

金瑞期货: 7月7日铝早评

LME上一交易日收于2597.5,日跌8或0.31%,沪铝夜盘震荡走弱跌至2.05w附近。基本面来看,消费端负反馈逐渐加深,但累库幅度仍较低,随着消费走弱及铝棒转产预期铝锭累库压力增加,本周铝锭累库幅度或...

弘业期货: 7月7日铝早评

临近7月9日关税暂缓期,关税谈判消息影响较大。美国与越南贸易协议中关税条款较为苛刻,市场担忧美国普遍上调关税,同时美联储降息概率下降。周五市场走势偏弱,午后工业品跳水,晚间商品继续偏弱...

南华期货: 7月7日铝早评

上一交易日,沪铝收于20635元/吨,环比-0.24%,成交量为11万手,持仓27万手,伦铝收于2605.5美元/吨,环比-0.55%,成交量为2万手;氧化铝收于3024元/吨,环比-0.59%,成交量为26万手,持仓27万手;铸造...

兴业期货: 供需双弱,铝价延续震荡

上周氧化铝向上后下,虽然有政策面提振,但上方压力仍较为明确。沪铝冲高回落。宏观方面,美国与多国贸易谈判期限将至,部分国家已达成协议,但欧盟、日本、韩国等主要国家仍在谈判中,不确定性仍较...

新湖期货: 7月7日铝早评

铝: 宏观情绪降温,关税缓冲期将结束,相应担忧再起,上周五金属价格全线回落。LME三月期铝价跌0.31%。国内夜盘低开低走,沪铝主力合约收低于20545元/吨。早间现货市场总体弱势不改。华东市场下游...

有色宝铝价周报(6.30-7.4)

本周铝价震荡盘整,沪铝主力合约本周收于20635周涨幅0.27%;外盘伦铝本周收于2597.5,周涨幅在0.10%。本周有色宝长江基本金属6个品种全部上涨。其中,铜均价环比上涨2.41%,铝上涨0.36%,铅上涨1.4...

国投期货: 7月4日铝早评

隔夜沪铝高位震荡。昨日各地区现货转向贴水,华南部分铝棒加工费为负,铝锭铝棒社库较周一各增加0.6万吨,消费负反馈显现。近期宏观风险偏好向好推动有色整体强势,沪铝指数持仓处于近年高位挤仓...

迈科期货: 7月4日铝早评

美众议院通过大漂亮法案,6月失业率降至4.1%,非农新增就业人数14.7万大幅高于预期,降息预期推后美元大幅上涨。美取消三大芯片设计软件公司对华出口限制。利好消息推动美股创新高,风险情绪维持...

新湖期货: 7月4日铝早评

铝: 美国6月份非农就业数据大幅好于预期,虚弱降息预期,美元指数反弹,隔夜外盘金属价格普遍回落,LME三月期铝价跌0.34%至2605.5美元/吨。国内夜盘跳空低开后震荡反弹,沪铝主力合约小幅收低于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