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召开首届科技创新大会,会议表彰了近年在重大科技成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公司3项科技成果榜上有名,“超大型绿色节能铝电解成套技术”荣获杰出成果奖,“大型高效氧化铝关键装备”荣获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电解铝行业烟气的深度治理技术”荣获重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面向铝冶炼生产线大型化升级、装备高效节能和废气深度治理的行业重大需求,沈阳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勇毅创新,开展全局性、系统性和迭代式研发,有力推动了铝工业技术升级和高速发展,实现了我国铝冶炼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实现整体工艺技术、工程技术居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历史性跨越。
超大型绿色节能铝电解成套技术
500kA系列电解车间
该技术攻克了超大容量铝电解槽物理场设计优化技术难题,研发了超大型绿色节能铝电解成套技术、降低铝液中水平电流技术和节能长寿命铝电解槽阴极制造技术及装备等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指标
铝电解槽考核期实现生产运行指标:电流效率94.18%、槽平均电压3.92V、吨铝直流电耗12406度。阴极炭块生铁浇铸组装成功率>99.9%,运行阴极压降<200mV(石墨化)、<260mV(石墨质),相比传统扎糊组装形式降低50~150mV,吨铝节电约200-500kW*h/t、减少碳排放150-400kg/t。首批电解槽运行至今寿命达2600天。
获奖及应用
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自主开发500kA/600kA超大型绿色节能铝电解一系列成套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应用于山西中铝华润项目等数十个电解系列,累计设计电解槽1.2万余台,产能1500万吨/年,可实现每年节电50亿度、减少碳排放450万吨。
大型高效氧化铝关键装备
氧化铝气态悬浮焙烧炉
面向氧化铝生产线大型化、节能降耗和产品质量提升的行业需求,创新研发了大型高效氧化铝关键装备。大型氧化铝气态悬浮焙烧炉系统技术在建产能达4500t/d,为相同燃料下世界最大产能;蛟吸增效分解装置技术适用高黏性易结疤物料,可长时间停车重启,取消折流板和提料筒,实现分解槽无提料风过料;多相低功耗搅拌技术采用新型桨叶结构和搅拌桨组合系统,有效降低电耗,成功应用于φ14m、φ16m和φ18m分解槽。
主要技术指标
焙烧炉系统技术可提供最优化成套技术装备,设计产能300t/d~5000t/d,热耗可低至2.75GJ/t-AO,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氧化铝A类企业排放要求;蛟吸增效分解装置技术有效抑制结疤,无需用电一级负荷,槽内固含差降低至5%以内;多相低功耗搅拌技术节能效果显著,最新一代搅拌装置运行电耗再降低15%。
获奖及应用
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一项成果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三年,大型焙烧炉系统技术推广使用3台套大型焙烧炉;蛟吸增效分解装置技术推广使用65台套;多相低功耗搅拌技术推广使用210台。
电解铝行业(含炭素)烟气的深度治理技术
焙烧烟气深度净化与循环利用系统
突破了电解(含炭素)大气污染物高效深度净化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开发电解槽全生命周期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净化技术,使用废碳粉吸附炭素阳极焙烧烟气中沥青烟和苯并芘,用于制备填充料返回焙烧炉循环使用,以废治废,形成闭环工艺。采用蓄热式焚烧炉处理沥青熔化、沥青储槽产生的烟气。
主要技术指标
电解铝烟气处理后氟化物浓度低于2mg/Nm3,颗粒物浓度低于5mg/Nm3,实现氟减排0.25 kg/t-Al。阳极焙烧烟气处理后烟气中二氧化硫25mg/Nm3、氮氧化物37mg/Nm3、沥青烟6.3 mg/Nm3,颗粒物2.7 mg/Nm3、苯并芘0.000215 mg/Nm3,优于环办大气函对A级企业的要求。
获奖及应用
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1项,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一项成果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成果评价,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9-2021年,分别签订设计合同5项、技术咨询合同10项、装备制造合同2项和总承包合同19项。
近年来,沈阳院深入贯彻落实中铝集团“11336”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战略和中铝国际“233”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和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融入新时代产业发展格局,聚焦铝工业“双碳”技术、关键工艺技术和装备、数字化和智能制造、“三废”治理,新能源、储能、电极材料,以及其他轻金属冶炼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踔厉奋进,深耕厚植,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中铝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