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铝业铝材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那么多大牌进军智能家居,为什么跑不出"独角兽"?

受AIoT、5G等风口刺激,智能家居这些年越来越火。近日,由新世界集团独家战略投资的智能家居品牌“LifeSmart云起”宣布完成C1轮融资,新世界集团持股占比4%。

从互联网科技企业小米、华为、苹果到传统家电企业美的、海尔智家再到房产大佬碧桂园、恒大、万科,智能家居赛道已经成为各家企业的“角逐场”。

经过20多年发展,智能家居领域为什么没有跑出一个独角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至今到底如何了,理想中的智能家居时代究竟什么时候可以来临?

01

巨头齐聚“智能家居”

抢占下一个AIOT入场船票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单位,基于物联网技术,由硬件、软件系统、云平台构成的家居生态圈。作为物联网领域重要的一部分,智能家居落地和应用都开始的比较早,早在2000年左右,媒体就开始乐此不彼的描述智能家居对人类生活的改变。

早上当你还在熟睡的时候,卧室的窗帘准时自动打开;你刷牙的间隙,营养早餐已经做好;人出屋后,所有设施全部关闭,没有安全隐患;晚上归家时,室内灯光会自动,洗澡水已经烧好,空调已经打开至合适温度……

如今,“科技”能够改变生活早已不是说说而已,谁都期待“到点了电饭锅会自动做饭,感受到低温空调能自动打开”的那一天,这也是万千消费者钟情智能家居的原因。

2014年左右,国内智能家居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开始了野蛮成长以及疯狂竞争,资本市场对这个赛道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

发展到目前,智能加居领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技术能力和商业发展模式。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357亿美元,2018-2023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6.9%,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506亿美元。

可观的市场规模和增长空间,让资本热钱涌入这个赛道。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智能家居领域投融资事件共51起。其中融资轮次以A轮(包括Pre-A和A+轮)为主,共20起,占比接近40%;其次C轮融资共9起,占比17.65%。

而资本的火热,也让相关家电企业以及互联网平台跃跃欲试。目前,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战事格局已初步形成——以华为、小米等为代表的通讯、手机、智能硬件厂商阵营;以海尔、美的、格力等为代表的传统电器厂商阵营;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阵营;以绿地、恒大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商阵营;还有智能家居初创公司阵营等。

不同领域切入智能家居赛道的企业,在玩法模式以及最终目的上都有所不同。

从互联网平台企业来看,像是阿里的天猫精灵和百度的小度音响,都是以智能语音作为AIOT智能家居场景入口,即互联网平台更侧重于“做技术”,利用强大的语音交互技术以及AI大数据算法能力,抢占下一个万物互联的流量入口。

对于用户而言,智能家居是一个固定的家庭场景,而手机是移动场景,但用户在家并不会时刻拿着手机,语音入口在此时非常具有想象力的。

拿百度来说,依靠小度音箱切入,链接家居场景所有电器,控制所有电子屏幕,让智能音箱成为一个核心枢纽,“用语音控制电视屏幕在淘宝上购物,最终完成订单”,而所有通过智能音箱产生的用户行为,都为百度AI算法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基础数据库,这些互联网企业进一步挖掘流量用户价值的目的也就水到渠成。

另一方面,传统电器阵营注重的却是“做生态”,最终目的是为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拿下更多的市场份额。拿海尔智家来说,不只是简单地推出智能设备单品,而是提供一整套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为消费者设想一种“未来科技生活全貌”,例如智慧客厅、智慧厨房、智慧阳台等。

这些智慧场景可以让用户全方位感受到何为智能生活。毕竟用户可能知道什么是智能电视,智能音箱,却无法实际感受这些产品具体能够带给他们何种体验。因此,海尔之家推出智慧生活体验中心,帮助用户体验“科幻电影的场景“。截止到2020年底,已有1000余家三翼鸟海尔智家001号体验中心在北上广、重庆、青岛等城市陆续落成。

至于手机厂商,则更侧重于“做硬件”或者“做平台”,以小米、华为为最典型代表。小米基于自身的IoT平台,搭建了独有的硬件生态链,目前已经拥有移动电源、智能音箱、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智能单品,其下一步目标是为了能给用户配套出一整套智能家居方案。

在小米十周年庆典上,小米公布其IoT平台已连接超过2.52亿台单品智能家居设备,覆盖到手机、PC、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智能家居产品矩阵。

而华为的HiLink平台已经接入100多个品类、250多家合作厂家、覆盖的产品达到500多款。华为做平台的目的是为能更好实现移动端与智能家居的互联互通,让用户能够在任意场景下实现智能家居之间的互动、投屏以及操控。

而以碧桂园和恒大为代表的头部房企,都正在以“软件+硬件+平台+服务”为思路或自研或合作。

据克尔瑞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TOP50房企已全部涉足全屋智能领域。

新世界集团和LifeSmart云起的合作就是如此。新世界集团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发展商之一,而LifeSmart云起也是最早进入智能家居领域的品牌之一。二者通过这次战略合作,将整合LifeSmart云起的智能家居产品、生态优势和新世界集团产业链优势,共同推进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全链路。

总体而言,无论是像互联网公司一样“做技术”,还是像手机通讯厂商一样“做平台”、“做硬件”,亦或是像房地产厂商一样全线出击,仍没人能在智能家居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

那么,是什么阻碍了这个行业“独角兽”的诞生呢?

02

智能化水平不高标准化困境难解决

智能家居行业难出“独角兽”

从最初的概念热炒,到之后的融资火热,再到如今的互联网平台侧目入场,智能家居已经走过市场发展初期,但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成了赛道独角兽诞生的阻碍。

智能家居“不智能”,单品与单品缺乏“互联”

目前我国的智能家居多以智能单品为主,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智能台灯等小件单品仍然是智能家居市场的销量主力。但是,这些单品之间的缺乏智能连接,无法形成一整套的智能生活方案。

根据《2020年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调研数据显示,目前仅有2%的消费者使用了全屋智能家居系统,94%的消费者还在使用智能单品,智能化水平不高。

一半以上的消费者认为不同智能家居品牌的产品兼容性差为阻碍其使用产品的主要因素,其次为价格、安全性、操作复杂性等。产品兼容性差主要是因为市面上的智能家居品牌都各自为政,相互使用的平台和技术充满隔阂。这也就是下文所说的标准化困境。

品牌互设“系统壁垒”,智能家居标准化难题待解

可以说,过多的控制系统、各品牌间设备互联困难、标准不统一使得当下家居市场界限明显被分割为小块,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某个单一品牌发展的市场规模,使得单一品牌难以成气候,无法一家独大。

AI语音交互技术不成熟,用户体验欠佳。

现代社会,手机是最常用的互联网入口设备。但是智能家居中,手机作为移动设备不符合场景需求,并不是最好的入口。

这时候,携带智能语音技术的智能硬件就是智能家居最好的入口。毕竟只要我们张张嘴就可以随时随地控制家居设备,这也是各大厂商为何抢占智能音箱和智能电视赛道的原因。

但是,相比于智能单品来说,智能语音的发展是滞后的,目前,我国智能语音助手识别的精准度不够,而且语音助手识别反应速度也有待提升。

语音交互技术是智能家居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支撑,所以语音交互技术的缺陷也会拉低整个用户群体对于智能家居认可度是比较低,让整体的用户规模无法达到一定体量。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一家完美的智能家居品牌的同时,也没有一个堪称完美的语言入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独角兽的诞生。

智能化水平不高、标准化困境难解、监督体系不规范使得智能家居系统用户体验差,障碍了行业的大发展,所以行业至今仍在初级阶段徘徊,所以无论是海尔美的等传统企业阵营,还是小米华为等科技企业阵营,财大气粗的房地产阵营,始终都未跑出一个行业独角兽。

03

从“单机智能”出发

智能家居行业的未来看哪?

根据36kr的《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指出,AIoT发展路径将经历单机智能、互联智能到主动智能的三大阶段。作为AioT中的重要一部分,智能家居也不例外。目前其大部分企业都还停留在第一阶段。

但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内的智能家居行业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重点发展适应消费升级的中高端移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超高清视频终端、智慧家庭产品等新型信息产品。

但智能家居已经兴起几个年头,发展至今却没有实现大发展,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找准需求方的“痛点”。

这是因为很多智能家居企业对于这个行业仍然是盲目的,想要整个行业得到发展,就应该在安全性、便捷性、节能性、时尚性等方面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这才是真正的智能家居。

但如今,它们困在商业化变现里,迫不及待的想要融资烧钱做大市场,“盘子”都没有打牢就像奔跑,这样做的只会过度消耗消费者的热情,让消费者产生疑虑:“不智能”的智能化家居到底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想要达到智能化的关键点是什么?

首先就是要统一行业技术标准,这也是实现互联互通的前提。现在国内的智能家居技术以RF315、433无线射频2262.1527标准协议居多,但该技术标准门槛低,随着市场的成熟,技术的缺陷逐步的暴露出来。这个问题还要寄希望于国家住建部、工信部等多个部门联手。只有当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统一的标准,才能促进智能家居行业发展。

其次,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隐私泄露与数据安全。目前各大企业都专注于产品的快速开发迭代,商业化变现问题,但是却忽视产品安全性。这也导致了一些负面事件被爆出。例如智能门锁的安全问题。

所以,这也给智能家居企业敲响了一个警钟,在圈地跑马占领市场的同时,也要加大信息安全投入,完善安全防护机制建设,减少安全隐患。

智能家居能够重塑人们的家居生活,是物联网应用中的朝阳产业,在技术的驱动下智能家居不断深化。未来,谁能踩准行业痛点的企业必将迎来大发展,或成为未来智能家居赛道的“独角兽”。

最新相关

五矿期货: 7月14日铝早评

上周铝价先抑后扬,沪铝主力合约周涨0.29%(截至周五收盘),伦铝收涨0.17%至2602美元/吨。沪铝加权合约持仓量69.2万手,环比增加0.1万手,期货仓单增加至5.2万吨。根据SMM统计,国内铝锭库存环比减...

弘业期货: 7月14日铝早评

周五反内卷炒作降温,市场乐观情绪下降,午后商品市场明显回落。多晶硅震荡,工业硅小幅下跌,锰硅、硅铁午后大跌。晚间美国宣布对加拿大征收关税,市场情绪偏弱,工业品多数走弱。焦煤、焦炭延续涨...

中航期货铝周报(7.7-7.11)

市场焦点: (1)美联储公布的最新6月会议纪要显示,官员们对利率前景的分歧日益显现,主要源于他们对关税可能如何影响通胀的预期不同。(2)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2.7万人,为连续第四周下降,且创...

新湖期货: 7月14日铝早评

铝: 美国陆续向贸易伙伴发关税函,美元指数走强,上周五外盘金属多收跌。LME三月期铝价跌0.15%至2602美元/吨。国内夜盘同样震荡走弱,沪铝主力合约收低于20645元/吨。早间现货市场表现无明显起色...

中金财富期货: 7月11日铝早评

氧化铝涨势持续,电解铝价格或阶段性跟涨,但受制于需求疲软,淡季效应凸显,终端订单下降且绝对高价抑制下游表现,市场成交差,涨幅可能受限,行业利润整体收缩。广西某厂因焙烧炉故障检修,山东某大...

迈科期货: 7月11日铝早评

铝: 美国与日本、越南、印度、巴西关税博弈激烈,而欧盟表示可望很快与美国达成协议,整体市场情绪乐观,美欧股市高位震荡,美元小涨。伦铝回升到2600上方,库存增加5千吨,注销仓单跌至500吨,反映...

国投期货: 7月11日铝早评

隔夜沪铝延续偏强震荡。近期产业淡季负反馈有所显现,但累库量不显著,昨日铝锭社库较周一下降1.2万吨,仓单水平依然很低。市场风险偏好整体向好,沪铝指数持仓处于近年高位体现市场分歧大,关注资...

新湖期货: 7月11日铝早评

铝: 市场对美国关税担忧减弱,中国政策面预期乐观,隔夜外盘铝价震荡收高,LME三月期铝价涨0.15%至2606美元/吨。国内夜盘冲高后窄幅震荡调整,沪铝主力合约收高于20760元/吨。早间现货市场两地表...

中航期货: 需求趋弱 沪铝震荡运行

观点梳理: 昨日沪铝小幅震荡,主力合约收于20515元/吨,收涨0.1%。宏观面,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7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根据7日发给各国的信函,以及接下来...

正信期货: 关税预期渐明,铜价承压

昨日铜价日内重心回落,夜盘价格盘整。COMEX-LME价差继续走阔至2600美元,特朗普宣称铜关税或加征至50%,且即将生效,这与市场预期相差甚远,宏观层面驱动回归,降息乐观预期略受打压。美国经济"硬...

铜冠金源期货: 消费限制,铝价有压

铝: 消费限制,铝价有压周二沪铝主力收20540元/吨,涨0.22%。伦铝收2577美元/吨,涨0.53%。现货SMM均价20600元/吨,跌40元/吨,贴水50元/吨。南储现货均价20580元/吨,跌20元/吨,贴水70元/吨。据SMM...

中金财富期货: 7月9日铝早评

中国氧化铝主产区的铝土矿供应持续受限,部分矿山因环保督查、安全生产整顿等原因减产,导致铝土矿价格攀升,推高氧化铝生产成本。目前铝下游处于淡季,下游对高价有抵制心理,但"对等关税"暂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