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内首条铝加工热轧生产线进行进场安装准备,预计年底完成并开展调试工作。据悉,该生产线投资近2亿元,年产能达6万吨,将是贵州打通铝产业链“最后一公里”、实现价值跃升的关键落子。届时,贵州铝资源将实现本地就地转化,铸就贵州铝工业发展的新链条。
这是清镇市政府2021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前标铝业自落地伊始便肩负明确使命——将紧邻的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直供的高温铝水,就地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热轧铝合金板材。
贵州前标铝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林保国介绍,过去省内众多铝企要将铝棒、扁锭等初级产品运往外省深加工,不仅推高了物流成本,产业链的核心价值也大量外流,“而我们的模式,是从液态铝水到成品板材‘一气呵成’,直接在园区内形成闭环生产。”
“相比依赖废铝重熔的同行,采用园区直供铝水作为原料,元素构成稳定,杂质风险显著降低,从根本上保障了产品品质的高度一致性——这对于瞄准高端制造领域的客户至关重要。”林保国说,“虽然铝水原料成本每吨约高出20元,但凭借稳定可靠的质量赢得客户长期信任,可构筑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客户一旦认可产品的稳定性,订单就有了持续性保障。”
目前,该公司扁锭月产量已达1500吨左右,随着8月份热轧生产线设备陆陆续续到厂安装及调试,2026年该公司铝板产量有望达到设计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