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铝业铝材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搜索

吉林大学邱丰教授:航空航天工业用铝合金的开发与应用

航空航天工业对轻量化部件的需求日益迫切,其中铝合金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是飞机结构件的最佳材料选择。由于铝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确保了飞机的长期使用寿命。此外,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负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近年来,虽然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

华东理工李博课题组:激光粉床熔融增材制造Al-Mg-Sc-Zr合金双峰结构演化模型及其低应力疲劳性能

增材制造性能高强铝合金在航空航天复杂结构成形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途。通过稀土元素Sc/Zr改性的Al-Mg基合金展示出了良好的适打印性以及强度-塑性协同能力,在L-PBF快速熔凝过程中极易产生粗晶区-细晶区呈空间有序排布的双峰结构。日前,华东理工大学增材制造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结合激光粉床熔融(LPBF)...

中外四校联合:复合增材制造铝合金梯度组织与强塑性协同提升

南京工业大学联合江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俄罗斯乌法理工大学共同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国际杂志上发表文章Gradient microstructure and strength-ductility synergy improvement of 2319 aluminum alloys by hybrid additive manufacturing,第一作者戴国庆老师,通讯作者孙中刚教授。电...

《Acta Materialia》:γ-Al2O3/Al界面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亚稳态γ-Al2O3通常在勃姆石(γ-AlOOH)脱水或含铝合金的热氧化过程中形成。人们对Al纳米粒子的氧化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这表明氧化物的转变大致是从非晶相到γ-Al2O3,然后到θ-Al2O3,再到稳定的α-Al2O3相在铝粉的氧化过程中。γ-Al2O3作为氧化过程中的过渡氧化铝,在形成保护性氧化层以提高纯Al及铝合...

话说国内航空航天铝合金锻造产业

在各个领域,铝合金锻件用量不多,但是这些构件很重要,因为都是受力结构件。如今,西南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锻件装在了成千上万架国外飞行器上,宏山航空锻造有限公司则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铝合金锻造厂。但尽管如此,中国在锻造铝合金研发和锻造工艺创新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本文对中国铝...

大连理工&江苏大学增材顶刊:新方法!实现600MPa铝合金复合增材制造

由于Al-Zn-Mg-Cu合金较大的凝固区间(约150 K),热膨胀系数高,开裂敏感性大,熔体流动性差,导热系数高等特性,激光粉末床熔化技术(LPBF)快速熔凝过程中易出现热裂纹;电弧增材制造(WAAM)中电弧的热输入较大,熔池的凝固速率较小,看上去能够解决Al-Zn-Mg-Cu合金LPBF过程易生裂纹的制造难题,遗憾的是,WAAM过...

北科大《MSEA》:3D打印高强铝合金中双相结构对各向异性影响

激光粉末床熔合(LPBF)是一种基于金属的增材制造(AM)技术,其利用高能激光束熔化定制几何形状的金属组件。然而,LPBF超高冷却速率(105-108K/s)和大的热梯度会导致柱状晶的定向生长或沉淀物沿构建方向(BD)分布,导致LPBF成形金属组件的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能。近年来,Sc和Zr改性铝合金因其优异的激光打印性和...

北科大腐蚀顶刊:激光增材制造高强铝合金腐蚀行为的各向异性!

前沿: 本文研究了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Al-Mn-Mg-Sc-Zr合金在构建平面(XY平面)和构建方向平面(XZ平面)上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 不同平面的微观结构导致了其腐蚀行为的差异,分布在细晶区的大量微阴极Al3(Sc,Zr)析出相在局部腐蚀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使得两个平面的熔池边界区域优先发生腐蚀,而具有微阳极...

钽铱碲的独特之处

近日,北京大学量子材料中心孙栋研究员的超快光谱课题组利用偏振角度分辨瞬时反射光谱,对钽铱碲在光激发下各向异性性质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各向异性的光学及电学性质。什么是各项异性?各向异性是指物质的性质随着方向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在不同方向上所展现出来的性质不同。这相...

铝锂合金——新型航天材料

铝锂合金已是现代航空航天器材设计中最具竞争力的材料之一,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铝锂合金的研究和开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当时的科研工作者并未意识到锂对铝合金的关键作用,所以第一代铝锂合金耐热性能、塑韧性较差、缺口敏感性较高,未在当时的航天器中应用。第二阶段为快速发展...

自行车材料选择 碳纤维一定比铝合金好吗?

在本文中,我们将拆开碳纤维的面纱,深入讨论一下为什么铝合金可以是更好的选择。无论车架、车轮还是车把,我们大多数人会在碳纤维或铝合金之间选择碳纤维。碳比铝更好的观念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轻量化部件、性能提升以及大多数品牌旗舰车型的配置,都仿佛在告诉我们碳纤维是最好的。但真的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