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铝业铝材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内部审计助力中铝集团高质量发展--中国审计报记者专访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姚林

内部审计作为防止国资流失、促进国资保值增值的“经济卫士”、提升企业免疫力的“体检医生”、违规投资经营的“吹哨人”,为集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国家审计对促进集团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高度重视与国家审计的协同作用,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整体系统思维,加强组织协调,全力配合国家审计。

姚林: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采访:本报记者杜蓓

记者:内部审计在中铝集团的定位是什么?请简单介绍内部审计在中铝集团的组织架构及工作重点。

姚林:中铝集团始终秉持励精图治、创新求强精神,坚持底线思维,不断深化改革,战胜了各种挑战,近年来经营业绩屡创新高,2020年达到13年来最好水平。这其中,内部审计作为防止国资流失、促进国资保值增值的“经济卫士”、提升企业免疫力的“体检医生”、违规投资经营的“吹哨人”,为集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审计体制改革,审计机构将由三级设置向总部及战略单元两级设置转变,同时设立直属总部的审计中心,有效提升审计监督级次,更好发挥审计监督效能。集团审计工作由我主管,还有一位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总审计师)协管。建立了内部审计向党组和董事会负责的工作机制,有力保障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我对内部审计工作非常重视,对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都会提出明确的整改和追责要求,着力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发挥内部审计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部控制、提升企业风险韧性的关键作用。

中铝集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的指示精神,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监督效能,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规范有效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使其成为强化干部管理监督、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举措;二是持续强化工程项目审计,为节约项目投资成本、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提高项目建设效果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高风险领域,积极开展专项审计或调查,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四是强化违规追责工作,严追责、强震慑,促合规、强管控;五是加强审计成果运用与整改,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

记者:中铝集团提出要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模式,聚焦战略引领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有色金属企业。在推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了哪些作用?

姚林:内部审计为贯彻党和国家决策部署,落实集团战略目标保驾护航。集团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时,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以及集团中心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重大风险防范、提质增效、亏损治理等国资监管重点任务,反映政策执行成效,揭示薄弱环节,推动各项重大决策落地生根。

内部审计为集团持续健康发展构建自我免疫机制,不断夯实管理基础。牢牢把握“经济体检”这一职责定位,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离得近、看得清的优势,不仅“查病”,更突出“治已病、防未病”。通过强化各类审计监督,前移监督关口并扩大监督范围,发现企业经营管理问题,找准风险点和出血点,提出完善管控的整改意见和提质增效的管理建议,以钉钉子的精神抓紧抓细抓实审计整改,切实推动企业练好管理提升与合规经营的“内功”,助力集团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记者:近年来,中铝集团在对标优化投资,严控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内部审计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有哪些亮点?

姚林:我提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投资理念,带动集团投资管理升级提档,集中资源向回报率高的重点项目配置,2020年投资计划优化率达到?17.3%。

集团加强投资项目全过程审计监督,持续强化工程项目审计和后评价,在压降投资成本、提升项目管理和助力投资决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竣工审计“全覆盖”。10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均由集团直接安排竣工决算审计,通过穿透式审计有效提升了监督效能,近3年审减额近10亿元。二是重大项目“全跟踪”。对投资额超过5亿元的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通过监督关口前移,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将问题与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适时开展“后评价”。组织对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开展后评价,通过查找差距、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达到完善已建项目、改进在建项目、指导待建项目的目的。

为确保工程项目审计效率与效果,集团在审计方式上不断进行创新与探索。通过“内审外委”的模式,聘请中介机构专业人员按照内部审计要求开展项目审计,其审计过程接受审计部的监督与指导,有效解决了项目审计人员紧缺难题,保证了审计质量与效率。高效运用审计评价结果,对中介机构的审计结果,经审计部审核后以正式文件下发,确保审计结果对被审计企业的效力。同时,对集团内部总承包项目实施穿透审计,对业主与内部总承包方进行同步审计,延长监督链条,节约了审计资源,提高了审计效率,实现了一审多果。

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抓好各种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防范。中铝集团内部审计是如何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的?

姚林:面对内外部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中铝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既坚守底线又抢抓机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各类风险可控在控。集团内部审计在防范和化解风险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以风险为导向开展专项审计。聚焦重大风险、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确定年度审计计划和具体项目的审计重点。通过深入开展专项审计,进行拉网式体检,以发现问题和揭示风险为出发点,以整改缺陷和化解风险为落脚点,推动企业管理提升,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强化风险管理二、三道防线间的协同。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风险事项,移交风险管理部门进行持续跟踪监控,按月向集团管理层和外部董事报告整改情况,形成监督合力和高压态势。5年来,内部审计累计促进企业化解风险和清收逾期款达85亿元。

坚守风险管理“最后防线”。通过加强内部审计,推进审计全覆盖,及时发现内控缺陷与风险隐患,坚持“三不放过”原则督促各单位缺陷整改和风险防控,促进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持续优化,切实发挥强内控、防风险、促发展作用。

严防境外投资与经营风险。对重点境外企业做到每年必审,对重点境外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创新运用“1+N”审计模式,通过远程审计与现场审计相结合、内部审计与中介审计相结合等方式,有效防控境外风险。

记者: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今后中铝集团将如何更好地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如何与国家审计相互协同,提升审计监督合力?

姚林: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和保障,在保障制度落实、推进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和公司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审计大有可为。2021年,我们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审计署、国资委关于内部审计和违规追责的新要求,紧紧围绕集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管控需求,进一步深化审计体制机制改革。

我们已经把优化审计体制机制列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审计领导、统筹审计资源、加强审计保障,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为集团高质高效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加强集团党组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强化顶层设计,统一制定计划、确定标准、调配资源,形成上审下的内部审计垂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设立直属区域审计中心,通过对集团内部审计资源的整合优化、高效调配,集中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更大的审计效能。三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审计工作,重点做好党中央和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科技资金投入效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地见效、提质增效措施有效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境外国有资产管理等审计。四是进一步加强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建立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监督链条,打造事前制度规范、事中跟踪监控、事后监督问责的监管闭环。

国家审计对促进集团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高度重视与国家审计的协同作用,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立整体系统思维,加强组织协调,全力配合国家审计。从统筹项目计划入手,推进审计成果的统筹融合,在更高视野、更宽范围、更多角度、更深层次发现问题,做到在审计内容上与国家审计高度契合,在审计范围上与国家审计尽量互补。同时,从宏观角度加强审计成果综合分析,一如既往地坚决履行整改责任,扎实开展整改工作,突出对倾向性和普遍性问题的分析研究,反复出现的问题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出现的问题从体制上找对策,补齐改革发展中的制度短板、体制机制上的管理短板,举一反三、标本兼治,高效转化国家审计成果。

最新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