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快铝业铝材资讯
太阳能光伏网

重庆大学曹玲飞、吴晓东教授《JMST》: 回归再时效冷却速率对 7055 铝合金组织、性能及析出相成分的影响

——导读——

Al-Zn-Mg-Cu铝合金峰时效(T6)强度最高,但易遭受晶间腐蚀(IGC)、层状腐蚀(EXCO)及应力腐蚀开裂(SCC)。为提高耐蚀性,开发了T74、T76等过时效T7X工艺,却导致15%–20%的强度损失,回归再时效(RRA)工艺可同时提升强度与耐SCC性能。本文针对7055铝合金设计连续回归再时效(CRRA)工艺,重点考察回归后两种冷却速率对组织、性能及析出相化学成分的影响,旨在为协同提升铝合金强度与耐蚀性、保障工业应用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与工艺参考。核心发现是:

预形成的GP II区转变为η′相,抑制了回归过程中的强度下降。

回归处理促进Cu优先取代Zn和Al而非Mg,形成富Cu聚集体。

CRRA处理后,含150–1500个原子的析出相Zn含量更低、Cu含量更高,与>1500原子的析出相相比成分差异显著。

回归后炉冷(45°C/h)比空冷(3300°C/h)赋予7055合金更优的综合性能。

图文链接:Revisiting the evolution of strength and microstructure of aluminum alloy 7055 during continuous retrogression and re-ageing treatment

https://doi.org/10.1016/j.jmst.2025.08.037

——摘要——

研究了7055铝合金在连续回归再时效(CRRA)处理中、不同回归冷却速率的强度与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预时效后GP II区为主强化相,其Zn/Mg与(Zn+Cu)/Mg原子比分别为1.24和1.36;回归阶段这些粒子逐步转化为η′相,在90 min内阻止强度降低。与此同时,溶质Cu原子通过取代Zn和Al(而非Mg)进入聚集体(团簇、GP II区、η′相),导致CRRA样中聚集体成分与预时效样产生差异。此外,回归后空冷(3300°C/h)通过二次析出提高强度;炉冷(45°C/h)则进一步提升电导率,并增加基体析出相和晶界析出相中的Cu含量,且不影响屈服强度,从而获得更优的综合性能。

——研究背景——

Al-Zn-Mg-Cu铝合金因综合性能优异,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轻量化汽车结构件[[1],[2],[3],[4]]。作为典型的可时效强化铝合金,其性能受热处理制度严格控制。峰时效(T6)态强度最高,但易遭受晶间腐蚀(IGC)、层状腐蚀(EXCO)及应力腐蚀开裂(SCC)[[5],[6],[7]]。为提高耐蚀性,开发了T74、T76等过时效T7X工艺,却伴随15%–20%的强度损失[8,9]。70年代,Cina提出回归再时效(RRA)工艺,旨在同时提升强度与耐SCC性能[10]。

典型RRA制度分三步:预时效、回归、再时效。预时效获得富含细小GP区或η′相的峰时效组织,为后续回归处理晶界微结构调控奠定基础[11,12]。回归阶段最关键:预先存在的析出相部分回溶,为再时效二次析出提供溶质;同时晶界析出相(GBPs)粗化并沿晶界连续分布[9,[13],[14],[15]]。再时效阶段重新形核析出,使强度恢复至T6水平[13,16]。

近几十年研究集中于RRA参数优化。早期将T6试样快速加热至200–230°C并短时保温(数秒至数分钟)[14,17]。为适配大截面件,趋势转向降低回归温度、延长保温时间。Yang等[8]对Al-6.0Zn-2.3Mg-1.8Cu合金采用120°C/24 h+180°C/60 min+120°C/24 h;Ren等[15]在7055合金使用170°C/70 min获得强度与耐蚀良好匹配;Wang等[11]提出160°C/90 min对7085合金最佳;Reda等[18]将7075合金回归时间延长至250 min;Hou等[9]进一步降至155°C并延长时间。同时优化预时效及回归升温速率:Xu等[19]发现7150合金采用60°C/24 h预时效+5°C/min升温可兼顾强度与耐蚀;接近峰时效的105°C/24 h+3°C/min升温亦更适于工业化[20];升温速率(1–10°C/min)对性能影响也被系统研究[21]。此外,回归至再时效阶段的冷却速率逐渐受关注,虽报道慢冷利于厚度方向均匀性[22,23],但其对组织与性能的具体作用仍不清晰。

RRA中晶内析出相演变决定强度,而晶界析出相特征则主导耐蚀性。大量研究认为RRA后沿晶界不连续分布的粗化GBPs可阻断腐蚀通道并作为氢陷阱,同时提升IGC抗力与缓解氢脆(HE)[[24],[25],[26],[27],[28]]。亦有观点指出GBPs中Cu含量升高导致GBPs/基体腐蚀电位差减小,是耐蚀性提高的主因,而非GBPs形貌[19,29]。过时效改变7050合金析出相与基体中Cu分布,显著改善HE抗力[30]。Zn、Mg作为主强化相(GP区、η′相)元素,也深刻影响腐蚀行为:Zn电极电位低,降低GBPs电位,故通过时效降低GBPs及基体Zn含量可减小电位差[31,32];Mg在晶界偏聚弱化晶界并与H相互作用诱发HE[33,34,35];Zhao等[36,37]发现峰时效或过时效后晶界及氧化膜中Mg含量低于固溶态,是HE抗力提升的原因之一。厘清时效过程中溶质元素演化对揭示腐蚀机理至关重要,但复杂RRA过程中的元素再分配尚待深入阐明。

为此,本文针对7055铝合金设计连续回归再时效(CRRA)工艺,重点考察回归后两种冷却速率对组织、性能及析出相化学成分的影响,旨在为协同提升铝合金强度与耐蚀性、保障工业应用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与工艺参考。

——图文导览——

图1时效处理示意图及相应实验参数

图2 CRRA处理各阶段样品性能变化:(a)典型工程应力-应变曲线,(b)硬度与电导率

图3沿[110]Al轴拍摄的晶内BF像:(a)样品A,(b)样品C,(c)样品E(炉冷),(d)样品E(空冷)

图4 (a)样品A沿[110]Al轴的HRTEM像,(b-e)对应于(a)中黄色虚线区的FFT衍射图

图5样品C沿[110]Al轴的HRTEM像及对应FFT衍射图:(a,b)GPⅡ区,(c,d)η′相,(e,f)η′相,(g,h)η相

图6沿[110]Al轴的HRTEM像及对应FFT衍射图:(a-d)样品E(炉冷),(e-h)样品E(空冷)

图7晶界HAADF-STEM像及对应EDS元素分布图:(a)样品A,(b)样品C,(c)样品E(炉冷),(d)样品E(空冷)

图8不同时效状态下合金的APT重构图,析出相以20 at.%(Zn+Mg+Cu)等浓度面显示:(a)样品A,(b)样品B,(c)样品C,(d)样品E(炉冷),(e)样品E(空冷)

图9不同时效阶段合金3 at.%Cu等浓度面,取自APT数据集:(a)样品A,(b)样品B,(c)样品C,(d)样品E(炉冷),(e)样品E(空冷)

图11各阶段团簇体成分:(a)样品A,(b)样品B,(c)样品C,(d)样品E(炉冷),(e)样品E(空冷)

图12样品C中两个团簇体合并形成粗大析出相的proxigram分析(保留20 at.%(Zn+Mg+Cu)等浓度面)

——结论——

通过分阶段追踪CRRA处理全过程,系统揭示了性能、组织与析出相化学成分的协同演变规律,主要结论如下:

预时效态样品A中以GP II区为主强化相,其富Zn并含少量Cu,Zn/Mg、(Zn+Cu)/Mg与Zn/Cu原子比分别为1.24、1.36和12.22。

回归处理期间,GP II区向η′相的转变最为显著,可在90 min内抑制强度下降;同时Cu优先取代Zn和Al而非Mg,形成富Cu团簇、GP II区及η′相。

CRRA处理后,晶内与晶界所有析出相均富Cu,且可按尺寸分为两类:大析出相(>1500原子)成分与预时效态相近,Zn/Mg≈1.2–1.3,(Zn+Cu)/Mg≈1.4–1.5;小析出相(150–1500原子)Zn含量降低、Cu含量升高。

回归后再空冷(3300°C/h)可促进再时效二次析出,使屈服强度高于预时效态;炉冷(45°C/h)则进一步促进Cu向析出相分配,提高电导率且不降低屈服强度,随后再时效对炉冷样屈服强度影响甚微。

最新相关

10月15日铝价走势看点: 看涨!!

截至10月16日下午5: 40,有色宝长江市场铝价预测排行榜前二十名全部参与10月17日铝价预测。其中受统计的20名参与者全部看涨明日铝价。仅供参考。

储能爆发,成色几何?

2025年9月开始,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大容量电芯出现了供应紧张。部分储能电芯制造商表示,储能系统集成商关注的首要问题已不是价格,而是交付周期。"电芯产线加班加点,努力赶上全球储能市场快速...

北美第一条全电动挤压生产线开始运营

加拿大特种金属公司的子公司麦格纳(MAGNA)铝型材在其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萨拉贝里德瓦利菲尔德的新工厂开始运营其第一条铝挤压机生产线。这条新型9英寸、28.5 MN的挤出生产线具有高度自动化水...

8月全球原铝供应短缺10.54万吨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8月,全球原铝产量为613.45万吨,消费量为623.99万吨,供应短缺10.54万吨。2025年1-8月,全球原铝产量为4850.26万吨,消费量为4966.13万吨,供应短缺...

10月16日有色金属早班车

Mysteel统计10月15日主要市场电解铝库存合计46.7万吨,较上一交易日减1.2。其中无锡17.6万吨,减0.5;佛山20.9万吨,减0.3;巩义(含保税)8.2万吨,减0.4。10月15日主要市场铝棒库存合计11.1万吨,较...

2025年电解铝行业产能变化情况

减产方面: 河南地区: A企业后续有产能转移计划,2024年末由于成本压力,计划提前减产8万吨产能,其中2024年末减产5.5万吨,2025年1月继续执行减产计划,再次减产2.5万吨。山东地区: B产能转移向云...

2025年9月中国电解铝行业成本

百川盈孚统计,2025年9月中国电解铝行业含税生产成本平均值为15917.42元/吨,环比减少1.64%,同比减少10.04%。2025年1-9月,中国电解铝行业含税生产成本平均值为16858.02元/吨。2025年9月中国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