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利率决议尘埃落定:11月缩债!
北京时间11月4日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了最新的利率决议结果。
本次议息决议中,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而同步发表的声明则提到了以下要点:
①委员们一致同意此次的利率决定(与上次会议一致)。
②将于11月启动缩债计划,将每月资产购买规模减少150亿美元;其中,将每月国债的购买量将从800亿调整为700亿、MBS购买力从400亿调整为350亿。
③将于12月加快缩债步伐,届时国债和MBS将分别调整至600亿和300亿。
④夏季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增加使受大流行影响的行业放缓复苏,而与大流行有关的供需失衡也导致一些行业的价格大幅攀升。但本次通胀上升的原因预计是暂时的。
尽管市场早有预期,但毫无疑问,购债规模的快速收缩仍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的动荡。事件发生后,美元指数出现了快速走弱的迹象,而受其影响的有色及贵金属相关品种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走强。
鲍威尔新闻发布会:劳动力市场复苏不及预期
利率决议结果公布半小时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也如期而来。
在讲话中,鲍威尔提到:
①目前经济朝着目标取得了进展,虽然缩减了购债规模,但美联储的政策依旧为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②缩减购债计划将在明年年中结束,但需要注意的是,缩债对加息没有直接信号意义,现在也不是加息的时候。
③本轮通胀是由(供应)瓶颈和强劲需求造成的,我们必须意识到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市场会讨论通胀“暂时性”上涨这一措辞,但人们对“暂时的”这一词有不同的定义,“暂时”的意思是物价不会永久上涨,我们对中期通胀负责。未来的通胀问题难以预测,时机仍不确定。但如果通胀出现我们必须回应的状况,我们将毫不犹豫。
④就业市场方面,目前的失业率高估了劳动力市场的复苏。我们必须意识到在通胀和就业之间进行权衡的风险。从很多方面来看,我们都处在一个非常紧张的劳动力市场,它显然没有达到对加息测试的地步。
市场点评:鲍威尔可能比预期更鸽派
尽管缩债落地,但从发布会的措辞来看,鲍威尔似乎并不希望市场过度解读这一情形。这使得不少专业人士对本次会议给出了“鸽派”解读。――即:未来加息进程或缓于市场预期,利空美元提振大宗商品。
对此,分析师Jersey评论称:总的来说我觉得鲍威尔在基调上保持了合理的平衡,但这暗示他可能比市场认为的更鸽派。目前没有理由改变我们的观点,即美联储可能在2022年第四季度加息,但明年只会加息一次,而不是市场所定价的两次。
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其实并没有被延后。鲍威尔更多只是为了平缓市场而“虚晃一枪”,大家应该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分析师Ben Purvis正是其中的一员。
其认为,到目前为止,鲍威尔说的任何话都没有吓住交易员。市场仍预期美联储将在2022年6月加息25个基点。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他们正在接受这种可能性,尤其是考虑到美联储的缩债时间表略早于预期。尽管美联储宣布的缩债步伐符合多数人的预期,但这一起点意味着美联储也有略微提前开始加息的空间。
综合来看,本次市场对当前美国货币政策的导向大致处于“中性偏鸽”的位置。若无其他事件干扰,大宗商品(尤其是贵金属及有色)后续的多头氛围可能会相对浓烈一些。当然,这次遏制美联储鹰派言论的核心之一是美国低迷的劳动力市场,若明晚(周五)20:30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出现好于市场预期的情形,盘面的整体氛围也可能随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