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电11月17日消息,由于物流混乱和强劲需求引发买家的焦虑,全球六种最重要的工业金属10多年来首次罕见地同时发出供应紧张的警告。
从铝到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的现货价格自2007年以来首次高于期货价格--这种情况被称为现货溢价。在交易所库存大幅下降、供应链延迟、生产停滞以及对从建筑到消费电子产品等各种工业大宗商品需求飙升的背景下,买家正为获得金属而支付溢价。
在铜和锡方面,现货溢价的水平在近几个月达到创纪录高位,加剧工业用户的恐慌情绪。自疫情爆发以来,工业用户一直在应对不断升级的供应混乱。
金属市场出现的实物供应吃紧的迹象,也抵消市场对主要工业经济体整体宏观前景日益加剧的担忧,尤其是大宗商品消费大国中国。以铝为例,尽管价格已从多年高点下跌,但过去一个月来价差已明显收窄。
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基本金属分析师Oliver Nugent说,考虑到不同金属的用途和供应动态,LME的6个主要合约出现不同寻常的同步紧张,表明物流混乱的范围有多广,以及自疫情初期以来需求反弹的范围有多宽泛。
Nugent在电话中表示:“消费者面临的供应紧张很大程度上源于物流,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这也表明需求非常强劲。”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全面的紧张可能不会持续太久。就在铝和镍的价差收窄之际,铜和铅等市场的现货溢价正在消退。但Nugent表示,供应链动荡的一个后果是,尽管LME市场走软,但全球其他交易所的价差可能会进一步收窄。
以铜为例,尽管LME的价差已从上月前所未有的供应紧缩期间创下的历史高点回落,上海期货交易所合约的现货溢价现象日益严重。